正視死亡的意義,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不要講這個字」

「不要說這些不好聽的話」

「不要烏鴉嘴」


從小時候開始,當說到「死」這個字時,長輩常常會用嚴厲的語氣禁止,認為講出這個字是非常不吉利的,甚至日常生活中也會刻意地避開,例如不使用相似的音「四」,而是以代名詞「走了」、「去了」來取代死亡這個詞。


在我們的文化中,死亡經常是個禁忌,貌似將這幾個字說出口, 就會發生不好的詛咒,似乎這兩個字的力量好大好大,大到必須絕口不提,然而當我們一直避諱談論這個字時,無形中是不是也在傳達著,不要討論、不要講、不要去思考生命的有限性呢?


我們一生中,必然會經歷死亡,不管是他人的逝去,或是自我生命的盡頭,死亡的不可避免讓我們既害怕又難以接受。然而這麼巨大的難題,從來沒有人教導過我們該如何面對死亡,或是覺察自己終將一死的事實,我們唯一會做的,是盡可能避免談論,以隔開對死亡的未知與恐懼。如此畏縮地活著,我們是否真的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滿意呢?是否只能膽怯而無能為力的等待自己臨終前仍抱持著遺憾與懊悔的那天到來呢?


也許有些人會不悅的說,在高競爭的社會中生活已經有好多事情需要煩惱,壓著自己要喘不過氣來了,哪還有美國時間來思考這些,加重自己的負擔呢? 但若是反向思考,當我們深刻體悟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是不是才有機會去反思自己想要如何地活著?有沒有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從學生時期到工作出社會,我們心思總是縈繞著過去的不足與未來的焦慮,汲汲營營地完成每天工作上的例行事務、主管指派的事項、他人對自己的期待,時時看著著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如此被未來的焦慮追趕,以至於花更多時間去逐一填補自己。總會有那麼一天,猛然回過神來,一種莫名空虛的感受襲來,不曉得自己為何庸碌一生。


其實,面對死亡有驚恐與焦慮的情緒是自然的,但是,當我們正視生命的有限性,反而有機會去審思自己的人生,我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我們時常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只是為了成就一項事件,為了完成而完成,但我們有為自己做些什麼嗎?或是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委屈犧牲呢?


當體悟到了生命的有限性,就更能珍視當下的每一刻、每一個選擇,用心去感受到生命帶來的充實體驗,對自己誠實以對,在自己即將死亡的時刻,感到無悔的度過人生每個瞬間。


回專欄文章

Previous
Previous

與父母談起志願就焦慮,我該何去何從?

Next
Next

讓情緒平衡是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