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照顧內在的孩子,你我都是新手爸媽

你知道嗎,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怎麼成為父母。


我曾幻想,成為父母應該得先要有足夠多的錢和愛孩子的心意,育兒之外,興趣和自我發展也不能失去,這才是負責任的父母嘛!直到我周圍的朋友開始成為父母,我才發現自己的觀點有多不切實際!


新手父母的年紀,大多也是職場上需要衝刺的時間,在工作時付出許多心力,面對孩子哭泣,即便知道這時候給予好的回應好重要,但是人,不一定有能量做到自己內在期待的父母模樣,那種因落差感引發的焦慮和失望,也好真實。成為父母的修練,我想是在協調孩子的需要和現實的限制之間,不斷做出回應和反思的過程。


而初為人父母的修練,是否單身者就可以免除這樣的煩惱呢?我覺得並不會的,因為每個人也都帶著自己內在的孩子,跟內在孩子互動的經驗,這也是個人身為新手父母的修練。


舉例來說:A困擾於沒辦法拒絕家人,習慣以家人的需求為優先,現在要面臨升遷,但A常常感到莫名的鬱悶。他看見,小時候,當他有需要的時候,常是被父母忽視的,有些觀點在他心中深根『我的需要是不重要的』、『聽大人的話,他們才會注意到我』他發現當他夠聽話,鄰居會跟爸媽稱讚他,而爸媽也會因此開心,把關注移到他身上。


小時候,學會用聽話的活,交換得來不易的關注。但現在他長大了,家裡的長輩期待他回來接家業,但他比較想留在公司發展,他說自己不能讓家人失望,但想到要辭職回家,心裡很鬱悶,跟家裡的關係也越來越矛盾。


看到這裡,或許A的故事,你並不陌生,我們也會在人生的交叉口猶豫徘徊,我問A在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麼?A想了很久後說『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和父母說出大實話。』說其實很希望繼續工作,其實對家業沒有興趣。


但是這麼想的我、渴望表達真實想法的我,在這個家,是可以獲得關注、獲得被在乎的嗎?


當我們慢慢的靠近A的內在,試著問A可以如何做,在現實條件下,回應內在的需求,他給了一份有意思的覺察。


「我希望我的內在安靜,不要有那麼多聲音,乖乖聽話就好,但現在,我的內在就像哭鬧不休的孩子,我發現,我覺得好煩躁,會不會也是,我其實真的不知道,我可以怎麼安慰他。」


當你的內在孩子跟你哭鬧時,會不會也像新手父母面對孩子哭鬧不休的畫面?而我們怎麼回應孩子,關係到童年時,我們感覺到大人如何回應我的需要,我們是需要範本的,早年周圍大人做了什麼,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是被重視、被關愛的?


所以有些人,當你在內在哭鬧的當下,感到錯愕、腦袋空白,會不會其實也是在表達,有些回應方式,你其實還不確定,也還在學習和摸索。


或許你不習慣提出需要,所以講出需要的時候,會零零落落,內在不安;或許你不習慣表達生氣,以為生氣的時候,多半是要吵架了,不確定能不能表達生氣的同時,關係也仍舊能維持。


新的經驗,需要透過一次次練習來鞏固,你需要練習,跟他人溝通你的需要,一開始的確不會完美,但至少你肯幫忙內在的孩子,跟這個世界協調他的需求;你需要試著表達你的生氣,讓你內在真的感受到,你有情緒是沒關係的,練習有情緒是可以表達,也努力在部分重視的關係中,矛盾中尋求修復的可能


沒有人一開始就會是完美父母,但我們一定想跟自己內在的孩子,去到一個我們都滿足的地方。所以練習回應內在的孩子,練習把自己的聲音和外界溝通,協調彼此的需要,必要時設立界線,這樣的練習,以前不一定有人告訴你可以怎麼做,但現在的你,在成為內在父母的路上,我相信你的心意,可以引導你找到答案。


*A非實際諮商的案主,是筆者依照文章舉例而生,綜合許多人類似經驗的描述。




推薦閱讀:從一個信封袋看見自己內在的渴望

回專欄文章

Previous
Previous

不再外求的認同感

Next
Next

停止自責,擁抱負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