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中的三角函數

關係中的三角函數,廖冠霖心理師

提到「三角關係」

飄進腦袋的辭彙往往是:「小三」、「二條船」、「渣X」、「可是瑞凡,我回不去了」!

 

不是很好的形容詞,每位角色都有價值定義,劇本公式為某方(或二方)是壞人,需扛起十字架對被害人懺悔,觀眾總期待被害人復仇(卡普曼三角!),好不大快人心。然而沒想到的是,即使進入公主王子結局,關係的三角習題就不再出現了嗎?

 

曉雯(化名)在伴侶諮商時說(以下改編):我的先生是高階主管穿著氣派體面能提供全家的經濟支持,回到家他也能完成許多家事任務,很完美的老公,但我認為他老早就出軌了,他過去心情不好時經常去找父親或好友聊天,卻鮮少向我傾訴他的內在世界尋求支持,我曾以為是一種體貼。然而,直到他的父親與好友上天堂,而後來遇到某位女性後…

她說,第三者過去是先生的父親與好友,而現在,這角色轉移到在外面

她說,其實婚姻中的第三者,其實一直都存在!

 

很多的議題在裡面流動,有默許、理想化的伴侶形象、不願面對的關係距離等。存在的三角關係是有功能的,讓曉雯與先生間的關係焦慮暫時得到喘息並找到路徑逃脫,甚而撐起了30年的婚姻生活,然而代價是兩人世界的地基崩解。

 

每個人都會遇到三角習題,不同的是角落人物的變換及是否道德。

以下為每個人都聽過,把孩子拉近三角關係的經典句子-“我不離婚還不是想讓孩子有個完整的家”

倘若修改成-“我們來試試看伴侶諮商,倘若離婚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第二段是不是比較勇敢坦然面對,孩子能得到的愛是有信心的,而第一段好像多了些勒索與控制。

 

請留意,三角關係不是都不好,以下為區分。

1.健康的三角:各角色都存在時,大家會更好(至少情緒上),若一方暫時離開,沒人會感到慌張焦慮,也不會想找人來填補位置(如:孩子離家讀大學,伴侶仍過的安適自在)。

2.毒性的三角:各位置皆不可撼動,有相互依賴問題,若一方離開可能某一方會急切地找人來填補位置,以緩解焦慮或匱乏感(如:無法忍受與原伴侶的關係品質而不斷出軌)。

 

關係中的三角函數永遠都複雜難解,當事人常處在其中而不自知,若警報器響了,驚了慌了不知該如何面對,歡迎來「訴心理諮商所」,心理師願意陪伴您一起解題。



推薦閱讀:關係中,我們是否不知不覺得將對方越推越遠

回專欄文章

Previous
Previous

我只是想做回真實的自己

Next
Next

諮商可以讓伴侶更愛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