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低谷-如何陪伴憂鬱的親友

走過低谷,如何陪伴憂鬱的親友

”我不想再找他們談了,他們也只會對我說:加油喔!不要想太多!你值得更好的!你算好的,更多人比你慘!”

”我心情不好時家人就叫我去吃藥,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朋友常舉他人康復的例子來勉勵我跨過憂鬱,但我真的做不到阿,我一定不如人!”

”我也知道運動能增加腦內啡,但我就是沒體力出門!”


 以上是許多憂鬱的個案在諮商室中,帶著無助的語氣對我述苦著...


這些旁人的言語或許是想鼓勵,然而對憂鬱個案來說是挫敗自我的壓力或種種地不被理解與接納,內心常蹦出”憂鬱的不是你,你是懂什麼!”,有時句點式的回應會讓關係降到冰點,甚至成為憂鬱的來源。

然而,對周遭親友來說,如何陪伴:怎麼問、如何回應、該做什麼,總是徬徨艱難的挑戰,擔心誤觸地雷而步步為營與憂鬱親友共處,緊繃的壓力容易讓人情緒耗竭,甚至陪伴者也出現身心症狀。


心理疾病跟生理疾病一樣,需要治療與復健,信任的關係是各種治療的基石,該如何協助憂鬱的親友呢?心理師提出以下建議。


  1. 諮商或醫療服務:首先要鼓勵或陪伴個案接受醫療服務或諮商,憂鬱症是可藉由藥物或諮商改善的,需要耐心且規律地回診或會談。憂鬱的人常以墨色的鏡片看待自己、世界與未來而感到絕望,適當的醫療可幫助個案的視野多點色彩,增加光線與希望。

  2. 傾聽同理:耐心聽聽憂鬱者的世界,尊重他們的感受而不要去評價或淡化,試著說說你的理解有沒有跟個案對頻,接納的態度能讓他們放心地紓發情感。若陪伴者為信任的伴侶或友人,可多點擁抱增加心理的溫度。

  3. 自我照顧與設定界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承受度,陪伴者切記要照顧好自己。另亦須設定自己的界限(如:我上班時無法接你的電話,但你能傳訊息給我)。當自己的生活未被擾亂,才能有能量與清晰的思緒協助憂鬱親友。

  4. 放慢步調:陪伴者要多點耐心,其實個案也常自責自己無法快點回復。讓個案知道良好的治療是需要時間的累積,放慢步調一起渡過。

  5. 輕壓推力:憂鬱症的一大特點為對任何事都沒動機,陪伴者可邀請個案出去散步,吃下午茶,在家一起烹飪、看影集或畫圖,給點輕微的壓力但絕不強迫,別因被拒絕就放棄持續邀請。

  6. 真實的肯定:常以正向言語安慰憂鬱者,對處在負向思考的他們而言是虛無且難以認同的(你說的是哪位?)。建議與個案聊聊每天的生活經驗與感受,反映其中的正向行為(如:有你的,能耐住性子沒對奧客發脾氣/真有勇氣,該死的奧客是要給點教訓),每天給一點點真實的肯定,能漸漸內化成正向自我價值。 


面對憂鬱親友,記得陪伴者要將自己設定為腳踏車的「輔助輪」而非主輪,不須撐起車身的全部重量,反而是陪伴憂鬱親友慢慢地騎,找回騎車(生活)的動力與技術後,即可漸漸地卸下輔助輪。練習過程總是在崎嶇的路上,若卡住了動彈不得需道路救援,歡迎尋求訴的專業協助。



推薦閱讀:接納自己,擁抱受傷的心

回專欄文章

Previous
Previous

蒼鷺與少年:死亡幻想

Next
Next

心理的痛與傷,身體會記得—情緒的自我覺察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