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痛與傷,身體會記得—情緒的自我覺察練習
你是否在情緒襲來的時候,感受過自己的身體正在經歷什麼呢?
當我們被情緒所淹沒時,我們的大腦會啟動緊急機制,有可能是認知的不斷思考模式,也有可能進入攻擊與指責他人的狀態,這些狀態都會讓人心跳加快、肌肉緊繃、咬緊牙關等等的常見生理反應,若是太常出現這些反應,就很有可能會消耗我們的體力與專注力,產生疲憊憂鬱等等的不適症狀。
而有時因為感受太沈重,或是太過於哀傷,所以大腦為了避免這樣的不舒服,很有可能會下意識的避開,忽視掉這些情緒的來源及當下的感受,但是這些感受與身體依然是緊密相關的,因此身體會幫我們記得,並在出現下次類似的情境或是人事物時,會非常快速的連結,發出警告,用不舒服的感受提醒我們,而這些提醒,是從小時候開始累積的,因此有許多成年之後的人,對於自己莫名的情緒襲來,感到困惑及無力,但有可能都是來自於過去小時候的童年經驗所形成的。
所以即使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能夠用更多的方式去照顧自己的感受,但是大腦依然只記得要用身體去做出警報。
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降低身體發出的警報效果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開始觀察,在情緒來臨時,觀察我們自己的身體反應。
找一個安靜,且讓你感到安心的空間,閉上眼睛,深呼吸直到呼吸平緩下來,感受自己從頭頂開始,慢慢地,把注意力往下移,頭頂、額頭、眉毛、眼睛、耳朵、鼻子等等,從臉移到脖子肩膀胸口,上半身到背部,腰部,腳及腿,一路到腳趾頭或是手指頭,仔細的去感受身體的每一個器官,每一塊肌肉,哪個部位感覺到痠痛或是緊繃,哪個部位感覺在悶痛,是什麼樣的頻率及程度,以及這樣的身體狀況,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藉由這樣子的觀察練習,除了有助於覺察情緒對身體產生的反應,為此可能可以提前做出準備,也能夠讓我們對於自己的情緒更有掌控感,提升自我照顧的空間,而有在進行諮商的人,也能夠分享這些重要的回饋,讓心理師能更加瞭解,並更好的探索自己。
情緒,並不是我們的敵人,他是在提醒我們,有些過去未被察覺的,受傷的感受,需要被看見跟療癒,而我們都不是一個人,藉由關係的連結,一次次的覺察與練習,當感受被看見,被接納,我們就會看見更多自我照顧的溫柔,以及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推薦閱讀:你的壓力身體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