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疑到接納,一段學會善待自己的旅程
韋曾經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全心全意地投入在一個明確的目標上。那是韋熟悉的節奏——努力、達標、再努力。
直到那一天,目標終於達成了。韋卻沒有太多的喜悅,有的是一種微妙的失重感,甚至不安。
「這一切真的屬於我嗎?」
「我能做好嗎?還是其實我只是運氣好?」
這些聲音,慢慢在心裡發酵,冒牌者症候群影響著韋看待自己的眼光,無法肯定自己所擁有的成就。
韋藏起自己,不敢讓別人知道自己還沒有準備好,不敢坦承自己的焦慮與迷惘。
在某一天,朋友和韋訴說他的焦慮,韋突然在朋友身上看見部分的自己,恍然發現對自己一直很嚴格,也一直努力扮演一個「值得被肯定的人」,卻從來沒有學會,怎麼好好接住來自他人的關心與善意。
韋意識到自己只是走到一個新的階段,於是對自己說:「我還在適應,可以慢慢來的,沒有關係。」
當又開始自我懷疑時,韋會安撫自己:「那是因為我太在意了,太想做好。」
韋開始學習,不用表現完美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也練習允許自己,是一個還在學習的人。
推薦閱讀:尋找協助的勇氣,在獨立與依賴間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