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制情緒不如理解情緒

如果我們能理解情緒,並運用得好,他便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不說掌控,是因為控制包含著「壓制的意圖」、「腦袋常常想要情緒有個理想形式的運作或結果」,但是他就像水一樣,越控制就越會爆掉,像洩洪一般的沖刷下來,不及反應,對待情緒需要用疏導與理解的方式讓它慢慢流入情緒的海洋中,但是又不暈船、不陷溺在其中。


身為有大腦、有意識的、理性的、並存身體感知的人類,我們可以梳理、了解自已內在的情緒狀態,幫助自己回到身心靈平衡!


之前在國中當輔導老師在課堂上授課時,跟學生分享大腦情緒運作的機制杏仁核,(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上網科普一下),然後我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不論生理性別是男性或女性,都有杏仁核,所以為何男生不能流眼淚呢?!受傷難過哭不就是身體自然的本能反應嗎?底下的男同學的表情讓我發現他意識到「原來如此」!


因為文化的關係,我們對於不同性別有其符合社會文化的期待!

情緒是凌駕性別上的,只要身為人類,我們本就會有情緒,只是身為身體使用者的妳你是用甚麼樣的態度、意圖、狀態在面對自己的情緒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推薦閱讀:如何處理失控的負向情緒

回專欄文章

Previous
Previous

為什麼最愛的人,卻感覺受傷最深?

Next
Next

叩叩叩,憂鬱你好